人物简介:陈文宽,现任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四川省教学名师。2005年7月至2017年2月先后任四川农业大学经济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、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院长。长期从事创新管理、农村发展、资源经济的研究与教学工作。主持或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教育部规划项目、四川省科技厅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等国家级、部省级项目10多项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。
陈文宽从1986任学生科副科长开始,和川农风雨兼程三十余年。既是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备受尊敬的老院长,也是许多学生的良师益友,“立德树人,行远不息”就是对他教育生涯的最好诠释。
苦中求荣,以德服人
身为一名教授与研究生导师,陈文宽的日常是繁忙无暇的,他不仅要致力于一线教学,亦要完成对自己学生的论文、科研指导,此外,他自己也有许多科研工作需要协调。尽管如此,在闲暇之时他对自己也没有一丝松懈。在他看来,老师的假期就是用来做“私活”的,要趁着不用开会与处理内务的间隙,趁着闲暇的假期,通过阅读、学习、实践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德行,这是老师们“隐形的工作”,也是当一名老师的苦,苦在没有节假日,苦在没有黑白天。
然而,面对这些“苦”,陈文宽却并不觉得艰辛,反而甘之如饴。他说:“老师不仅要在学问上做学生们的榜样,还要在生活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。”站在教育的高度,陈文宽认为学校的发展应该以学科建设为纲,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,用实践和理论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,而站在教师的角度,他则一直在立德树人、培养人才的路上行远不息。陈文宽任院长期间,他以身作则,带头攻克科研项目,提高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教学质量,主持或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教育部规划项目、四川省科技厅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等国家级、部省级项目十余项,在人文社科领域发表了高水平的核心论文,也在各大重要赛事上不断斩获桂冠,为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学科建设锦上添花。
爱生如子,不分贤愚
“老师这个职位,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、幸福感和骄傲感。”在陈文宽的心里,当老师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。
秉承着“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好的未来”的信念,陈文宽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关怀与希冀。在搞科研之余,他仍然会每周腾出时间与自己的研究生学生们聚在一起,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,指导他们的学习与工作。他心系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未来,据他回忆,在他当院长负责收取本科生论文时,临近最后期限还有一位学生迟迟不交。那时已经半夜十一点,他仍给那位学生发了邮件请他尽快提交论文,并在最后署名“仍在办公室等你的老师”。最后的毕业典礼上,那位学生特意找到陈文宽,感激陈文宽的一封邮件改变了他的一生。在陈文宽看来,教不严,师之惰,“老师应该为学生所犯的错误负责,在学生犯错时及时纠正,帮助他们越走越好。”
陈文宽认为,同学和老师之间容易存在心理位距,因此老师更应该主动展现亲和力,缩短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,不仅做学生的良师,也做他们的益友。他主张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,在上专业课的时候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,不会因为学生一时语塞或者回答错误而生气焦急,并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开放的思维,脱离书本的桎梏。“在和学生谈话时,陈教授完全没有高架子,让人觉得这既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,又是一位值得吐露心声的老朋友。”一名学生这样说到。
爱岗敬业,行远不息
陈文宽认为,解决农村问题、推动乡村振兴是他身为一名农业问题研究者的责任与义务。他提倡培育新乡贤,让大学生深入基层带领当地农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。因此,他经常和学生们深入农村地区考察实际情况,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。在苍溪县云丰镇的一次调研中,陈文宽看到有的农民提前采摘梨子,他心急如焚,认为这样既使得梨子的质量得不到保障,又浪费了大片土地资源,于是他求实创新,仔细调研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情况,主张一三产业相结合,规划了一条“十里梨花路”。这一举动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,将农业农产品转化为生态旅游服务,每年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,集约型产业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。当地农民对陈文宽心存感激,陈文宽心里也十分欢喜。
作为一名关注农业发展,兼具家国情怀的教师,陈文宽表示要让“川农大精神”烙印在学生们的心里,期望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人才。他用“求学问道”四个字概括了自己对当代大学生的希冀与要求。求学,他希望所有大学生都可以学好本领,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,更重要的是学透这些科目背后的科学思维;问道,他指出:“此道可以是人格,可以是情怀,亦可以是修养。”他希望所有大学生都可以珍惜自己的同学关系,洞察为人处世的道理。“总而言之,处处留心皆学问。”陈文宽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在不久前的一次前往别处调研的经历中,陈文宽遇到了自己的学生,看着学生骄傲熟络地向别人介绍自己,他感到内心一股暖流。“当你走出去,发现自己的学生取得了不同的成就,而他们仍然愿意叫你一声老师,你就能真正体会到身为一名老师的自豪感。”陈文宽脸上笑意满满,眼里满是喜悦与欣慰。在他从事教学的数十年里,他立学术之正,行师辈之德,施以良泉沃土成天下桃李,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行远不息。